2019年以来,中心根据局党组年初确定的中心工作,狠抓重大决策、重要规划和重要政策的贯彻执行,围绕年度目标抓落实推进,全面完成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成效明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2019年主要工作 1.科技创新顶层架构逐步夯实。率先出台嘉兴G60科创走廊建设《规划》,明确了嘉兴G60科创走廊“一城两带”的总体定位,“一核引领、两翼联动、多点支撑”的科创平台空间布局以及“未来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总部园区三期工程整体稳步推进,军工园区(三期南区)已全面建成;1-11月份,全市新引进创新载体35家。精心制定科技新政2.0,聚焦五大重点领域(数字经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集成电路),实施“双百双千”计划,打造五大高地(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人才、高能级科创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和最优创新创业生态)。 2.科创路演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他空航天、半导体、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优质科创项目参加路演,其中院士、诺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的项目14个、国家级高端人才项目118个、海外项目近200个,吸引了软银国际等470多家全球知名投融资机构,签订落地项目385个、意向项目436个、金额336亿元,落地项目签约率32.8%,其中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128个。活动结束以来,已有174个项目取得了实质进展,其中新开工运营项目84个,新注册项目64个;自9月份以来,新增32个项目落地。高兴夫副省长作出重要批示“活动成效显著,这是全球精准合作的一大创举”。 3.百人会引才机制实现突破。探索科创百人会“整团队成建制”引才模式,先后举办了航空航天、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半导体、智能传感领域的科技创新百人会活动,活动共205个科创项目参会展示,活动现场签约项目74个,其中国家特聘专家项目34个,占全部签约项目的46%,截至目前,国家特聘专家项目已有23个项目落地,其中12个完成注册并运营、签约项目11个;在谈参会项目15个,有意向对接项目52个。12月17日至18日,全市举办了规划空前的2019创业者峰会暨科技创新项目路演活动,首次以“主题百人会+国际合作”形式精准连接全球创新网络,吸引451个高端科创项目路演,达成项目签约228项,签约率达50.5%,签约总金额148.2亿元,亿元以上的34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签约76项,金额26.02亿元。有110名国家特聘专家参会,63个特聘专家项目、257个博士以上项目参加路演。院士及特聘专家科创项目路演占比15%,博士以上高层次科创项目路演占比57%。成立7个“百人会技术转移中心”,承接 “全球科创百人会”路演落地项目。 4.企业普惠政策实现精准落实。一方面,率先探索企业研究开发项目信息服务平台,申报所需要时间从约30个工作日减少到约3个工作日,实现研发项目便捷化服务、项目化归集、链条式管理。全市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企业2709户,增长54.3%;研发费加计扣除额总计124.2亿元,增长88.6%。3月4日,冯飞副省长在全省工作会议上对嘉兴探索的企业研发经费归集模式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在全省推广嘉兴的经验模式。5月30日,在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例会上,嘉兴市政府就推进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工作作典型发言。9月份,此项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另一方面,探索推行科技创新券的普惠性政策。通过科技创新券对企业创新活动予以全链条支持,实现科技专项资金补助由竞争性向普惠性转变,将创新券审核操作周期缩短50%,切实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全程网上审兑实现政策享受的“跑零次”,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创新券新增确认使用1.06亿元,居全省第3位。 5.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快速提升。结合营商环境建设和主题教育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服务、政策加力、强化联动,开展规上企业研发活动专题调研和专项推进行动,市县联动、部门合力逐一排摸走访、培训指导全市规上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夯实科技创新工作基础。前三季度,全市规上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占比50%,较去年底提升18.1个百分点;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59.1%,较去年底提升13.5个百分点。全市万人发明专利达到25.38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92件,专利质押融资贷款29.12亿元,列全省第2位,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 6.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逐渐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举办科技金融活动20场,新增入库企业1036家,新认定科技型企业入库率达到100%,累计入库科技型企业3803家,新增13家科技银行进入科技服务平台,累计达到41家。全市2019年银行授信金额达11.37亿元,放款金额达9.80亿元,同比增长38.22%。 二、存在问题 1.基础调研不够扎实。在深入基层调研、精准查找问题上有所欠缺,工作基础有待夯实。 2.科技指标统计监测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监测没有系统性地开展,部分指标反映不够及时。 3.G60科创走廊建设有待深化。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亟待谋划重大创新举措,争取在省内乃至全国形成示范。 4.全创改工作不够深入。今年全创改引领作用不够突出,改革举措和经验不够多。 三、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中心将围绕创新活力新城建设,牵头实施创新嘉兴大会战,围绕一体化、高质量和优生态,加快科技创新改革,推动创新政策落地实施。 1.继续深化G60科创走廊建设。落实国家、省、市对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力争在科技创新协同上有所突破。争取明年与南京、合肥等省会城市实现创新券互认互通。加快构筑“一核引领、两翼联动、多点支撑”的创新平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省际合作平台建设,推动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张江平湖长三角科技城、鹃湖科技城等重点协同创新平台发展,在体制机制层面进行探索。 2.推进科技新政落实。绕加快建设面向未来的创新活力新城,加快制定配套实施细则,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实施。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力度,各地、各部门联动推进创新改革、制定创新政策、建设创新平台、实施创新项目、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的工作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目标一致、协作配合的政策合力,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支持政策的叠加效应。 3.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嘉兴市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机制,扩大风险补偿基金规模,将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科技股权投资纳入风险补偿。组建嘉兴市长三角创新投资集团,以市场化方式开展投资和经营业务,创新金融管理和服务,构建功能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